当前位置:

黄河路口多年积水隐患终解决 市民出行不再“望洋兴叹”

日期:2022-05-25 07:45来源:三峡日报
责任编辑:周云打印

  “感谢市政府让黄河路的路面积水得到解决,以后下雨黄河路再也不会成‘黄河’了。”不久前,一名网友在抖音上录制视频点赞。

  5月18日,记者冒雨对夜明珠黄河路口进行了实地探访。当天雨水虽大,但道路干净整洁、排水通畅,机动车道、非机动车道均无明显积水,行人、车辆在信号灯的指示下有序通行。

  据周边商户王娟回忆,曾经的黄河路口,一到暴雨,就开启了“看海模式”。 “大雨淹、小雨涝,最严重时积水淹到了大腿。行人涉水、车辆熄火成了常态。”

 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黄河路口地势低洼,至沙河段排水系统为截流式合流制,排水渠尺寸偏小,渠道淤积严重,加之受地面建筑物影响造成渠道过水断面收窄,无法满足上游汇入水量的排水需求,导致每年雨季期间黄河路口区域均出现严重内涝。

  为解决黄河路口汛期内涝问题,降低对周边居民生活及出行的影响。近年来,宜昌市委、市政府将城市内涝治理列入重点民生项目清单,市城管委作为领办推进单位履行牵头部门职责,统筹住建、自然资源等部门,对黄河路口水排系统进行改造。

  2020年,黄河路排水明渠工程施工正式启动,新建箱涵72米,改造明渠323米,全长395米。同时在明渠旁新建一条长80米的DN800污水管道,将夜明珠路来向的污水接入黄河路污水系统,最终排入沙河污水处理厂,实现雨污分流。

  经过一年时间,该工程于去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,项目主体结构贯通后,排水断面增加,排水性能提高,从根本上解决了该片区内涝隐患。

  今年,我市还将大力推进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,以“三个统筹”为抓手加快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,补齐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短板,构建“源头减排、管网排放、蓄排并举、超标应急”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。城区中南路、果园一路、隆康路、共谊一路、体育场路等内涝点治理优先纳入“城区污水厂网、生态水网”两网改造工程,做到谋划一批、建设一批、完工一批。

  “现在排水系统改造好了,再下大雨也不用担心出门的问题了。”王娟说。

  不断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,让老百姓出门不用再“望洋兴叹”。近年来,宜昌加快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,将其作为重点民生事项推进,“看海模式”已渐渐成为历史。(记者谭强明、通讯员喻庆)